甲基安非他明,即興奮劑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劇烈,人們便稱之為“冰毒”。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其丸劑又有“大力丸”之稱。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譯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稱,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稱。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黃素化學結構基礎上改造而來,故又有去氧麻黃素之稱。
甲基苯丙胺藥用為片劑,作為毒品用時多為粉末,也有液體與丸劑。
甲基安非他明是一種有擬交感神經興奮作用的精神藥物。服用后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增強,產生異常欣快感,敏感性增高,并自覺精力充沛,心跳及呼吸加快,長期或大量服用后容易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甲基安非他明在服用后將有40%左右仍然以甲基安非他明原型藥直接排出體外。因此,尿中出現這些相關的化合物表明曾經使用過甲基安非他明。
“冰”之所以被濫用,與其特性有關。一般中小劑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覺醒程度提高的感覺,表現出精神振奮、清醒、機敏、話多、興致勃勃、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別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長時間工作或學習無疲勞感、無饑餓感。
“冰”的成癮者,以每天要強迫性服用大量毒品為待征。這些人已對毒品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毒品已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這種口服濫用方式的危險之一是導致有害的“興奮劑--安眠藥”,即“興奮--抑制”濫用循環,這種惡性循環極易導致過量中毒。
“冰”的濫用者,采用靜脈注射的目的是為了捕捉和感受一種短暫即逝的強烈快感或興奮,快感過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嚴重抑郁、疲勞和激怒。這是一種極易導致精神病狀態,表現出活動過度,情感沖動,野蠻,妄想,偏執狂,幻覺甚至有殺人傾向。此種狀態過后,出現一種極度衰竭和抑郁狀態,也有因嚴重抑郁而自殺者。
過量的使用冰毒可導致急性中毒。嚴重者出現精神混亂、性欲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者可引起各種感染合并癥;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癥和艾滋病等。高劑量或重復使用“冰”可產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現有被害妄想、幻覺,多為幻視,也可能出現聽幻覺和觸幻覺?,F代醫學稱之為苯丙胺精神病。毒品的耐受性隨長期使用而增加,對于未產生耐受的人,使用苯丙胺30毫克便會引起中毒。而有報道,長期濫用者,為了達到初期使用時的欣快效應,竟將劑量增至2000毫克,這極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驚闕、昏迷甚至死亡。
|